秦时小说家 - 第2809章 扶苏化神(求票票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第2809章 扶苏化神(求票票)
    凛冬降临!
    北方边界之地,值此时节,森寒无比,无尽的寒风自西向东不住吹来,源源不断,无穷不绝。
    纵然身上裹了一层又一层的衣裳,还是觉得那些凉风无孔不入。
    长城!
    边界矗立之防守之物,蔓延整个帝国北部边界,东西相连,长达数千里,将整个帝国牢牢护在坚实的臂膀之内。
    长城内外,方圆区域,茂密的丛林不显,多为冬日枯黄乃至于衰败的草灌木之物。
    除却那些拥有主干主流水韵反哺的河流,些许天时而显的河流此时已然大部分干涸。
    天上地下,旷野无比,一眼看向远处,天尽头都在眼眸深处,若无耳边不住升起的道道骏马嘶嘶之音……多为寂寥。
    “屯田之法,虽可行……却不能够有太大的战事存在。”
    “秋冬时日,匈奴常掠边。”
    “自帝国新岁以来,已经多次了。”
    “那些人愈发狡诈了!”
    “帝国长城边界太长,欲要每一处关卡都落下重兵多艰难,欲要处处防守,百万兵都不多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身披明光重铠,头戴雪色鹰盔,跨乘高头骏马,手持缰绳,手握马鞭,信马由缰,在此地长城边缘巡视。
    耳边传来一道鹰啼,扶苏勒住缰绳,抬首看向虚空,稍有驻足,多有感慨。
    身后……跟着一个五百人队!
    皆重甲骑兵,皆黄金火骑,皆精练非凡,皆秩序而动,皆……赫赫生威,旌旗高悬,飒飒作响。
    “匈奴人的掠边,愈发有章法。”
    “翻阅蒙将军那里的卷宗,从那些匈奴兵士的行军手段来看,颇有兵家兵道的痕迹。”
    “不出意外,从诸夏离去的那些人,正在匈奴军中大力落下,真是有辱血脉先祖!”
    “匈奴,胡人。”
    “蛮夷之人。”
    “与虎谋皮,以为有好处?”
    “那些人将来也只能是自食恶果。”
    临近一位形貌体态极其壮硕的汉子多有怒言。
    匈奴人对于帝国边境的侵扰……愈发难以将其扼制,非有提前得到消息,不然……多麻烦。
    兵道!
    匈奴人也开始通晓且推进诸夏的兵道了。
    那不是一件好事。
    那意味着……匈奴人会更加难缠。
    意味着帝国要将匈奴人剿灭……需要耗费更强的力量,代价……会死更多的人。
    源头。
    从诸夏离开的那些人。
    不为臣服帝国的那些人。
    助力匈奴谋略帝国?
    以为大好处?
    就算有大好处,那些人又能够得到?相对于匈奴人,那些人亦是外人,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大用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虽然恼怒那些人将诸夏兵道传入匈奴,造成如今帝国边境长城一线的防御多紧张。
    但!
    事情已经发生,多埋怨无用。
    当思忖出完美的解决之法,给于应对。
    “匈奴,非弱小之力。”
    “欲谋之,当谨慎。”
    “凡事,利弊两端。”
    “诸夏的兵道传入匈奴,对于匈奴来说,是助力,却也是束缚,先前对于匈奴人的战法……我等难以捉摸!”
    “他们是草原的人,兵道自成一体,不同诸夏。”
    “是以,难以察觉真正的兵道痕迹。”
    “以后……就说不准了。”
    “眼下面对匈奴人的侵扰,略有难以应对,再过一段时间,就不一样了。”
    “只是……长城边界生活的庶民百姓要艰难一段时间了。”
    扶苏摆摆手。
    拍了拍身下的骏马,沿着干涸的河道,向着远处行进,待在九原之地军中,也快一年时间了。
    一年时间。
    多有监军。
    多有巡逻。
    战事……参与的不多。
    虽知蒙将军心意,然……能够亲自参与战事,将匈奴早日剿灭,也是自己的心愿。
    父皇之意。
    彻底剿灭匈奴之后,自己就可回去,也许那一日还很远,可……千里之行始于足下,只要将匈奴人的力量一一磨去。
    将来,会有不同的。
    这里!
    较之关中咸阳,更为酷寒。
    更非齐鲁之地可比,那里靠近海域,这个时节……虽然也有冷风,却不为刺骨。
    虽然不为参加对匈奴的大战,但……自己闲暇时间多了一些,想着在军中当多一些防身之力。
    便是多有习练叔父在咸阳宫留下的修行之法,半月之前,一次巡逻途中,偶有所感……困守多年的先天枷锁散开。
    化神!
    化神境界!
    武道入化神,防身之力强了一些,还有别的好处……寒暑不为极大的侵扰。
    没有入化神之前,长城内外的天候……需要适应很长时间,眼下……已经适应了。
    战事!
    若可……还是希望参与对匈奴的战事,待这一次蒙将军归来,当说道之。
    “安平君仁心。”
    “眼下,长城边界的庶民多艰难,将来……将匈奴彻底剿灭之后,就没有后患了。”
    “帝国的边界也会向北挪移千里,那时……这里的庶民不会少的。”
    每逢秋冬,匈奴多有掠边。
    生长生活于此的庶民多遭殃,若是碰到帝国兵士……自然运道,有些时候,就难有那般运气了。
    欲要彻底解决,唯有将匈奴剿灭。
    那一天……不知道还要等多久。
    御马前进,多有感慨。
    那一日,自己想要看到,也希望尽一份力。
    匈奴剿灭之后,安平君就可以回咸阳了,他们……追随安平君身边,亦是可以回去。
    “安平君,有传……始皇帝陛下春日又要出咸阳巡视天下,这一次……不去中原之地,而是向北。”
    “会……会前来长城之地吗?”
    数息之后,紧随身边的男子再道。
    冬日!
    无论多么冷,都会慢慢过去了,冬日之后,就是春日了,春日……这段时间……咸阳来了一些消息。
    不知是真是假。
    始皇帝陛下近两次的巡视……都是在中原之地、山东之地、江北之地,北方燕赵之地……还没有踏足。
    也该前来了。
    而且,相对于江南而言,燕赵之地更为重要。
    江南!
    帝国一力统御,更由武真郡侯亲自管辖,不会有什么大问题,燕赵就不如了。
    “此事,我也不知。”
    “陛下巡视……向来机密之事,勿要多言。”
    “嗯?”
    “号角声?”
    “将士回营了?”
    “蒙将军率军离开近五日,回来了?”
    “咱们回去!”
    父皇出巡的消息,的确有传,也有传会北方巡视,具体……则无所知,就算父皇真的要出巡,这个时候……也不会定下完整路线的。
    路线!
    都是临时的。
    都是不固定的。
    那些事……多问无益,抬首看向长城以北的一处地方,那里是一座山脉,倒是没有去巡逻。
    出长城稍有危险,然……也算靠近长城。
    如今刚过午时,时间尚有,刚升起这个心思,耳边传来一道遥远的悠扬号角嗡鸣之音。
    待在军营近一年的时间,如何辨别不出号角的意义?
    顿然一喜。
    五日之前,蒙恬将军收到隐秘消息,便是率军出去了,知晓目的地之人,不超过五个。
    现在回来?
    不知道可有所得!
    匈奴在草原,诸夏之人进入之人不少,自然……也有一些其它的人进入其中。
    一些消息,也能够快速得到。
    “蒙将军回来了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身边诸人,亦是含喜。
    未几,调转马头,向着号角之音传来的方向奔去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……
    “蒙将军!”
    “收获如何?”
    蒙恬将军,果然回来了。
    五日前带走的两万精锐骑兵也回来了,就是从那些人身上来看,多有风尘,多有杀伐余韵……。
    遇到匈奴人了?
    发生争斗了?
    既然蒙将军和将士们安稳回来,想来那些匈奴人得不了好处。
    中军大帐,看向正与身边军将说道什么的蒙恬,扶苏踏步近前,抱拳一礼。
    “安平君!”
    “此次收获尚可,只是……还是去晚了一步!”
    “而且,匈奴多狡诈,我所收到的消息……只是匈奴的目标之一,这一次……他们一共出动三个万人队。”
    “我率兵虽多,紧赶慢赶,还是晚了一步。”
    “匈奴之人剿灭三千有余,剩下都跑了。”
    “另外的匈奴万人队,也闻风退去。”
    “那些边陲集镇、小城……,被劫掠……严重,死去的人也有很多,许多女子、匠人也被掳走。”
    蒙恬回礼。
    身披苍云重甲,鹰盔落下,黝黑坚毅的神容上满为风霜,一双浓眉大眼多有明光。
    收获?
    轻叹一声,多有惭愧。
    还是去晚了一步,否则,那些帝国子民当不会有那般劫难。
    匈奴!
    愈发可恶了。
    “……”
    “匈奴三个万人队,没有同蒙将军你们的人彻底交手就……就退了?”
    扶苏默然。
    蒙恬话语说的不多,但一些事情可以想象。
    自秋日以来,那样的事情逐渐增多。
    帝国为鼓励开发边陲之地,使之不为空闲,使之不为空置,多有良策落下。
    或是没有赋税。
    或是商贾在此多有便利。
    或是诸夏诸郡一些有罪之人发配于此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这里一直有人的,哪怕一些地方被匈奴劫掠过,要不了多久,还会有人前来的。
    那些人相信帝国可以保护他们。
    然!
    许多时候,帝国有心,力量却不能够随心所欲的到达,尤其匈奴兵道诡异之后,更是如此。
    三个万人队。
    帝国边陲之地,当多劫难。
    蒙将军剿灭三千余人,自是不少,其余匈奴兵士……退去?兵力占优的情况下,也没有强战?
    “匈奴人的战法颇有些类似护国学宫讲义上的游击战法!”
    “不为恋战,劫掠之后,能战就战,不能战,就速速离去。”
    “很是干脆。”
    “除非提前得知匈奴人的所有动静!”
    “不然,一直都会很被动。”
    “冬日还有一两个月,他们……应该还会有行动!”
    蒙恬一双漆黑浓眉深深皱起。
    自从在九原练兵以来,匈奴之人,也遇到过很多次,先前还不觉得很棘手。
    匈奴人!
    先前的战法也非多变,彼此遇到了,常有冲突,皆有损伤,大胜、大败都不多。
    近来!
    不一样了。
    匈奴人的战法变得更狡猾了。
    有些难以捉摸。
    以前,匈奴人闯入长城,所为也是劫掠。
    如今,尽管也是劫掠,却不一样了。
    不单单是劫掠了,更是多了很多东西,遇到粮仓,能拿走就拿走,不能拿走,直接放火烧了。
    还有水井!
    直接填埋。
    还有一些集镇、城池……,也都是大肆破坏,就算一些地方很穷,亦是破坏。
    还有劫掠人口!
    以前多劫掠年岁适合生养的女子,现在……稍稍年幼一些的也是劫掠走,除却女子之外,许多男子也在劫掠之中。
    一开始还觉得奇怪。
    后来对于劫掠之人艰难梳理之后,发现那些人大都会一些匠作的手艺,这……就更麻烦了。
    变化!
    匈奴在变!
    那是一种超出所料、超出掌控的变化。
    变化的源头?
    并不难猜。
    “护国学宫,当年我也曾在护国学宫求学。”
    “被动!”
    “非上法之策。”
    “与其等待匈奴人不断不确定的越过长城攻来,化被动为主动,主动找匈奴人的麻烦。”
    “将匈奴人的力量牵扯住。”
    “让他们没有余力分心。”
    “以九原大营的实力,可以做到。”
    “河西之地,也可为援。”
    “去岁,盖聂先生率领西域七十国入咸阳,那里也可以为援。”
    “燕地,叶腾也可为援。”
    “蒙将军应该也早有此意吧?”
    自黄金火骑兵练成之后,多为巡逻、镇守长城边界之地,少出长城,少有主动战斗。
    以前,帝国一天下,不希望有别的战事,防守住,就最好的了。
    帝国初立,诸郡尚不安稳,长城边界……也不太适合发生太大的战斗。
    而今。
    帝国立下已经五年以上了,父皇巡视天下,许多地方都慢慢稳定下来,是一个好的趋势。
    被动挨打?
    被动的承受匈奴一次次出击带来的麻烦和后果?
    非常法。
    蒙恬将军坐镇此地多年,想来也早有那般心意。
    以前是时机不合适。
    现在……不一样!
    不一样了!
    话语间,同蒙恬一同归于上首,各自坐下,些许之言,也没有避讳与列于此的军将。
    “安平君之意,也是蒙恬之心。”
    “然……眼下并非好的时机。”
    蒙恬坐于上首案后,举起手中的茶盏,以茶代酒,一礼落下,轻抿一口,看向扶苏公子,看向其他人。
    扶苏公子所言,自己自然早就思忖过。
    也早早上呈文书。
    惜哉。
    不是最佳的时候。
    还要继续等待。
    否则,匈奴人一次次做下那样的事情,自己早就出兵教训他们了。
    不仅仅是扶苏公子,军中也早有人提出率领精锐大军跨过长城,寻找匈奴人主力作战。
    要将匈奴人彻底击溃。
    将他们彻底剿灭!
    自己如何没有那样的心思!
    (本章完)

添加书签

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/提交/前进键的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